省博物館新館160多個“彈簧腳”保文物安全
云南省博物館里藏有很多珍品,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鎏金騎士貯貝器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銅案、大理三塔出土的大理國金阿嵯耶觀音立像、呈貢王家營沐氏墓地出土的明代嵌寶石金發冠等文物,都堪稱國寶級文物。
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,正在建設中的省博物館新館也采取了隔震措施。新館使用了直徑0.8米和1米的隔震橡膠支座160多個。<
成果應用
隔震技術讓東川“長”出10層以上房子
在我國,根據地震烈度,把設防等級分為6度設防、7度設防、8度設防和9度設防。東川區位于小江斷裂帶之上,屬于級別最高的9度設防區。
對應于不同的設防等級,建筑標準也有不同的規定和要求,柱子多粗、梁多大、鋼筋要用幾號的、扎多密等都有明確規定。
以前東川沒有高樓大廈,連10層樓以上的房子都很少見,絕大多數都是六七層。
隔震技術的誕生,改寫了東川區的建筑歷史。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泰隆商務大酒店,是東川冒出來的第一棟10層以上建筑。
它能夠建成,還有一番曲折經歷:地下一層、地上十一層,又要符合9度設防的標準,設計圖紙改了幾次都沒能通過專家的審核。原因是到了10層后,柱子很大、鋼筋很密,連混凝土都難澆筑進去,設計上無法達到要求。
后來,就說采用隔震技術,給柱子都裝上“彈簧腳”——隔震橡膠支座,地震力從9度降到了8度,梁柱小了,使用面積增大了,開間也大了。
如今,采用隔震技術的房子,在東川隨處可見。如新苑花園(北園)、東川區建材城、東川二中、東川銅都中學、東川廉租房三、四期等等。
技術原理
地震時橡膠支座變形消耗地震力地震后橡膠支座自動恢復到原貌
輪胎大小的橡膠支座,就能“隔震”,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?
生產隔震橡膠支座的云南震安減震技術有限公司,就坐落在國際印刷包裝城里。10月24日,晚報記者來到該公司探秘。
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宋廷蘇工程師介紹說,隔震橡膠支座由鋼板和橡膠交替放置組成的疊合體。鋼板表面要進行噴砂,以增強鋼板和橡膠之間的粘結力。
隔震支座的生產包括兩個大部分:橡膠和鋼板的生產。這兩部分準備好以后,把一層鋼板一層橡膠疊起來,上下兩端用較厚的鋼板封住,周圍包一層厚厚的橡膠,然后,放入模具中,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保持10到20多個小時,隔震支座就制作好了。
壓制完成后,在上下封板上安裝法蘭板,用螺栓固定,連接螺栓只能與封板相連,不能與內部一層一層的鋼板固定。地震發生時,橡膠支座可以發生較大的變形,從而達到消耗地震力的作用。
設計允許的變形程度,是橡膠支座直徑的0.55倍,即直徑1米的橡膠支座,最大位移可達0.55米,然而支座發生破壞的位移要達到0.7米。地震后,橡膠支座由于橡膠自身的強度和柔軟性,會自動恢復到原貌。
作用對比
一棟受損嚴重一棟連花瓶都沒碎
例一:1995年,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發生6.5級地震,當時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有強烈震感,但是,大理州交通指揮中心隔震大樓里的很多人沒有感覺,不知道有地震發生。
例二:1994年,美國洛杉磯發生6.7級地震,該地區31座醫院破壞嚴重。洛杉磯中心醫院為非隔震建筑,損失慘重。但馬路對面的南加州大學醫院8層大樓,卻絲毫未損,地震時的腦外科手術都沒有停止。
僅僅隔著一條街道,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?謎底是:南加州大學醫學院使用了149個隔震支座。安裝在大樓內的地震儀記錄了這次地震的加速度,隔震樓的地震加速度只相當于地面的1/4。